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延揽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将举办第十一届(2025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本次论坛设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由学校主办,并依托各学部(院、系)设立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分论坛。统计学院分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高层次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面试交流等形式,围绕和聚焦统计与数据科学相关领域,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一、日程安排

主论坛和分论坛拟定于2025年11下旬举行,详情敬请扫码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人才招聘平台,后续学校将发布论坛详细日程。
二 、报名方式
1. 微信扫码报名

即日起,有意参加论坛的青年才俊可通过二维码扫码方式进行在线报名,报名二维码如下:
2. PC端报名
(1)校外申请人输入:
www.jobs.ecnu.edu.cn。选择“青年论坛”板块,进行青年论坛在线报名。

(2)登录后在左侧导航栏“教学科研、专职科研招聘职位”中的“青年论坛”模块进行在线简历填写及报名。

三、华东师范大学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科系,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建,是一所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现有闵行和普陀两个主要校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
详情见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四、统计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影响力,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被纳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学院下设统计学系、金融工程与金融统计系、保险与精算系、生物统计系,以及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等多个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7人次、国际学会会士3人、第七届国务院统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统计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30余人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 1 项。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学院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朝气蓬勃的教研团队。统计学院研究方向齐全,科研实力雄厚。
统计学科下设7个交叉研究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与统计机器学习、大数据与复杂数据统计分析、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工业智能与航运物流大数据、数据智能与智能决策等方向,推动学科深度融合发展。
五、招聘岗位
长期招聘。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等相关专业优秀人才。符合条件者支持申报各类国家级、上海市等省部级人才计划。
岗位设置:
(一)特聘教授
1. 年龄不超过50周岁(特殊情况可以放宽到55周岁);
2. 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已经取得杰出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性构想;
3. 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或达到同等水平。
(二)紫江优秀青年学者
1.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
2. 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学术成果,创新发展潜力大;
3. 已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或达到同等水平。
(三)紫江青年学者
1.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 在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原则上应具有连续12个月及以上的教学科研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突出的发展潜质。
(四)教授
1. 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 已取得系统的创新研究成果和突出的学术、社会贡献,是本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五)专任研究员
须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我校以科研为主的研究员的聘用要求。
(六)副教授/准聘副教授
1.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 已取得重要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学术、社会贡献,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3. 申请副教授原则上应具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教学科研(正式教职)工作经历。
(七)专任副研究员
须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我校以科研为主的副研究员的聘用要求。
(八)助理教授(晨晖学者)
1.年龄不超过33周岁;
2.原则上应在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并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
(九)博士后
1.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 在海内外大学、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3. 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以上各类人才受聘人员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具备优良师德师风,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学校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服务保障,竭诚欢迎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学校及学院申报 2026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相关人才项目。
注:具体申请条件请参照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项目指南,
https://www.nsfc.gov.cn/p1/3381/2824/93256.html
六、福利待遇:
薪酬待遇: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房贴;
科研经费: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还积极为符合条件者申报上海市、区县各类人才计划和补贴计划,入选之后待遇将大幅提升;
办公条件:提供良好的科研办公环境及充足的空间;
住房条件:过渡期提供学校附近周转房,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可直接拎包入住;
医疗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佳医疗资源,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女教育: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学校隔条马路便达)。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62233223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邮箱:lywang@sfs.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