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仇春涓教授受邀上海电视台《新闻夜线·夜线约见》节目,深度解读《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破壁融合的“上海方案”。此次访谈不仅展现了学院在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更凸显了保险学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实践价值。
以专业之声回应时代课题
在节目中,仇春涓教授系统分析了当前商业医疗保险的理赔模式、主流产品及参保率现状,并结合即将于2025年3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提出“社商融合”体系建设的核心路径。她指出,实现医保与商保的高效衔接需突破两大关键:一是推动社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构建精准保障网络;二是加速商业保险产品创新,聚焦老年人群、慢病患者等特殊群体需求,覆盖创新药、中医药及新型诊疗服务,同时探索“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强化商业保险的社会服务职能。这一前瞻性观点为上海打造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彰显了高校智库服务城市发展的责任担当。
厚植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保险人才,赋能行业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保险学专业始终立足国家战略与行业前沿,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育人模式,构建覆盖保险精算、风险管理、金融保险等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依托学院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深厚积淀,专业着力培养学生三大核心能力:
✦ 精算与风险评估能力:掌握保险产品设计、费率厘定及风险量化技术;
✦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挖掘保险数据价值;
✦政策研究与创新思维:洞察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政策动态,设计适配性保险解决方案。
近年来,学院与多家保险机构、医疗健康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通过实习基地、案例教学和联合课题,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社会关怀的行业领军者。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保险专业的时代使命
随着《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的落地实施,商业健康保险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亟需大量精通数据技术、熟悉政策法规、善于产品创新的专业人才。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保险学专业将持续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深化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护航人民健康生活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