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新疆克拉玛依传来喜讯,我校统计学院吴述金教授凭借援疆期间的卓越表现,接连荣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最美援建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称号。作为华东师大派驻西部的教育使者,他用“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守,在天山脚下谱写了一曲统计人服务国家、奉献西部的动人篇章。
“从大别山区走出的我,深知教育对改变命运的意义。”吴述金常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踏上援疆路的初心。这份对教育的执着,早已在华东师大的多年深耕中打下坚实根基。
在华东师大统计学院,他是学院的科研骨干与教学中坚。在担任学院副院长期间,他曾深度参与学院“双一流”建设、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专硕专业建设等工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科研上,他深耕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金融工程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10项,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其中《货币汇率指数研究》获第十一届金融图书 “金羊奖”。多次访问牛津大学等国际高校,将国际视野融入学科建设,为学院搭建多个国际合作研究平台。
教学上,他是学生心中的良师,获学校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贡献奖、实践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指导学生团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及上海市奖项20余次。“教育是个良心活,教师要对得起这个‘良心’”是他的座右铭。
2022年,当学校征集援疆教师时,吴述金毫不犹豫的报名:“西部需要统计学人才,这是我们统计人该担的责任。”援疆期间,他将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融入日常教学,主讲4门课程,年授课达198学时,即便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文理学院 / 文化艺术学院副院长,仍坚持站在教学一线,用扎实的学识与亲和的风格,让边疆学子感受到统计学科的魅力。
2022年,当学校征集援疆教师时,吴述金毫不犹豫的报名:“西部需要统计学人才,这是我们统计人该担的责任。”援疆期间,他将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融入日常教学,主讲4门课程,年授课达198学时,即便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文理学院 / 文化艺术学院副院长,仍坚持站在教学一线,用扎实的学识与亲和的风格,让边疆学子感受到统计学科的魅力。
“平台是学科发展的基石,要让统计思维在西部扎根生长。” 这是吴述金抵达克拉玛依后确立的工作方向。作为学院分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他充分发挥我校统计学科优势,积极搭建跨地域合作平台:推动克拉玛依校区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签署“3+1+1”本硕双学位项目,这是该校区首个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历时一年促成校区与新疆统计局共建合作基地,更牵头筹建起“克拉玛依校区 - 自治区统计局 - 华东师大”三方联合的统计研究中心,为西部统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长效支撑。
根据校区的“聘培转引”策略,他成功招聘留学回国博士,培养现有教师深造,整合相近学科师资,2年多时间使统计学学科专任教师队伍增加至10余人,大大增强了师资队伍与教学力量。
“统计学科要‘顶天立地’,既要做高深的理论研究,更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吴述金常这样说。援疆两年多来,他不仅自己坚持科研不辍,发表SCI/ESCI论文3篇、中国数学会发布的期刊分级T3 期刊论文1篇,主持科研项目4项,更带动当地教师组建科研团队,指导学生在教育部白皮书竞赛中斩获13项省部级以上奖项,让统计学科成为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
吴述金把华东师大统计人的严谨与热忱带到了西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术报国”的使命。他的援疆事迹,正是学院长期以来坚持 “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栋梁之才”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学院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与对口支援、基层服务,在脱贫攻坚、区域发展等领域贡献统计智慧,而吴述金用坚守与创新,为这份光荣传统增添了新的注脚。
如今,天山脚下的统计之花已悄然绽放。吴述金说:“援疆不是终点,而是两地统计学科携手发展的起点。”在他的牵线下,我校统计学院与克拉玛依校区正筹备更多合作,让更多统计人才扎根边疆、服务西部,续写新时代的援疆新篇章。